2015年,郭莉辭去企業總經理助理職務,去了社區,如今是天津市河東區大王莊街十三經路社區黨委副書記、社區團支部書記。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離群眾最近的社會組織。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基層要做的事情與企業大不同。郭莉從剛開始蒙圈不知咋干,到三年后被評為區級新長征突擊手。這期間,群眾難題怎么解,群眾需求咋滿足,小郭對社區治理摸索出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社區工作,一定要有大愛之心
大學畢業后,郭莉去了一家獵頭公司,總經理助理,一干就是五年。收入不錯,壓力也大。小郭身體不太好,想辭職換個相對輕松點的工作。
2015年,河東區招聘社區黨務工作者??吹竭@個消息后,她報名參加考試,被錄取后來到了十三經路社區。
“我們公司總經理很驚訝。跟我說體驗幾個月后如果覺得不適應,再回去。走的時候保險都沒給我立刻斷掉?!惫蚝芨屑ぶ肮窘o予的機會和幫助,“當時主要想著社區工作會輕松點?!?/P>
可讓郭莉沒想到的是,報到第一天就忙上了。
“干啥?”“逮雞?!?/P>
正巧以前公司同事打電話來問工作事宜。小郭讓對方等會兒,并解釋說正在逮雞。對方以為聽錯了,又問了一遍。確認無誤后,電話里響起一陣爽朗的笑聲。
除了逮雞,郭莉還數過井蓋。工程井、排水井、線路井……一一學會辨認,用手機拍照。
剛到社區的頭幾天,小郭常會遇到群眾的不理解?!吧鐓^解決事情主要靠協調溝通各職能部門,沒有實際職權。問題如果跨部門,程序、時間就會長一些。居民不理解,有時會跟社區工作人員發火著急?!毙」f,“我們只能等居民消氣了,再解釋?!?/P>
“跟想象中的社區工作不一樣?!毙」Щ筮^,但好在適應期有人帶。
頭一次見老書記時,她說的話,小郭做了筆記,也記在了心里:“在社區工作,一定要有大愛之心。我們雖然沒有什么權力,但我們是居民的嘴和腿,居民的事就是咱的事,盡量不要對居民說不?!睅Я诵」?,老書記退休了?!八谏鐓^時,我特踏實。坐對面,隨時會給我‘補臺’?!惫蚋屑さ卣f。
新書記三個月前剛調來。是河東區委組織部選派到基層工作的第一批年輕干部?!皝砹司图影?,晚上快11點才回家。她從區里來,考慮很多問題比我深入?!毙」f自己很幸運,總能遇到好搭檔。
同齡人在一起,有自己的優勢。有事,大家一起干;委屈,一起吐個槽。以前在家都是不操心水、電、氣的人,而到了社區,居民最常問的就是這些?,F在他們成了行家里手。
社區難事,窮盡辦法
2016年,幾位居民反映64號院沒有路燈,存在安全隱患。
把來訪問題記入“民情日志”時,小郭盤算了下,沒燈就裝,應該不算難事。但費用怎么出?路燈怎么裝?找誰裝?現實問題擺在面前,怎么辦?
第二天小郭跟老書記出去咨詢、摸底。建6個節能型燈桿,需要10余萬元費用。院里大部分產權屬于一家棉紡廠,少部分是私產。企業常年不景氣,沒有建設小區相關配套設施,一直沒裝路燈,后來破產了,更不會裝了。64號院老舊,大部分人搬走把房子租了出去。租戶流動性大,不愿交。留下的家庭,條件不太好,交不了多少。郭莉在起步階段就被難住了。
小郭又向所在街道匯報。溝通得知,可以趕上第一波“為民服務專項基金”。要申請這筆經費,需要召開5次居民成員代表大會。開會、討論、簽字、立檔,交給街道居民科,一系列手續辦完,最難的部分解決了。下一步找施工隊。工作人員喜出望外,社區居民翹首期盼。
施工隊回復說,等來年開春再裝吧。年底工人少,而且遇上凍土不好施工?!吧鐓^不想讓問題跨年,也不想讓居民再過一個沒有路燈的新年?!毙」と苏f好話,施工隊終于趕在年前完工。
路燈立起來了,可社區又犯愁了。電費沒有出口,每戶交上來的那點錢撐不了多久。駐區共建單位津東大廈公司和太平洋財險公司兩位負責人聽說此事,個人掏錢,支付了電費。
到了2017年新年夜,64號院里一路亮堂堂。
雖說裝路燈是件小事,但卻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老百姓的問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翻開小郭的“民情日志”,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記錄工整:入戶看望困難群眾;李大爺家的下水管道疏通;16號院的樹木剪枝清理;陳師傅家的墻外沿脫落……
每一天,每一事,總結簡單,但背后都是社區工作人員的反復溝通和行動付出。
三年來,社區接待群眾來訪2162人次,調解各類糾紛百余起,協調解決水、電、氣、市容衛生等問題520余件……不因事小而不為,不因事難而推諉,努力讓每個居民都有獲得感和幸福感,小郭努力踐行這一工作宗旨。2018年6月,郭莉被區團委評為“新長征突擊手”。
問需于民,小巷情長
為增加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除了解決已存難題、突發問題,小郭主動問需,開展調研,希望能有針對性地為民解憂。
十三經路社區老年人多,老人有哪些需求,最常碰到哪些困難,如何為他們做好服務?郭莉借著黨員集中學習,入戶走訪的機會,一一問詢。
“留守、行動不便老人做飯有困難,找個公司送餐吧?!比昵?,外賣不像現在這樣方便。社區老黨員提出建議后,社區立刻討論具體辦法。
送餐并不是每個小區的普遍需求,但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卻十分迫切。說干就干,分工協作。有人統計需求戶數,訂飯盒數。有人聯系餐館,負責對接。每天中午送,三盒菜飯,一家老兩口夠吃兩頓。
“送餐人員只管把飯送到社區,不入戶。我們拿到后,再挨家挨戶敲門送。下雪,下雨,蹚著水都按時送?!鄙鐓^周姐補充,后來外賣多了,有的老人被子女接走,集體送餐于去年結束,“現在還剩一戶需要送?!?/P>
“我們鄰居腿不好,有時敲門,我就出來看看。之前聽說新來了副書記,沒想到第一次見面就是給鄰居送餐,印象特好?!?8歲的王奶奶至今仍記得第一次見小郭的場景,“我家孩子在國外,平時有事都是他們幫忙,社區就像我們的家?!薄靶≈芙o我扛過水。小郭在母親節代表社區到家給我老母親送了一束鮮花,很感動!”
80多歲的聶爺爺不知如何感謝社區,讓家人送了一面錦旗:“送餐到家日以恒,助老解憂見真情”。
居民的需求,有時還藏在日常閑聊中。用心的郭莉總能發現問題。聽說留守老人在家除了看電視,沒事可做。小郭就組織社區有書畫特長的退休老黨員為大家授課?!拔覉罅讼挛绲膶W習班,學繪畫,每天過得充實點?!蓖跄棠陶f最近天熱,老年班的課暫停了,等涼快點再上。
老爺爺說牙不好,吃飯都難受?!拔蚁肫鹨郧霸谄髽I時認識一些口腔診所,就聯系他們到社區開展‘關愛牙齒健康’免費義診活動?;顒犹貏e受歡迎,后來被推薦到了街道?!?/P>
老奶奶在一起傾訴與閨女或兒媳帶娃理念沖突。小郭又聯系了天津和平產院的常老師,進社區為老奶奶和辣媽們帶來一場育嬰知識講座。不僅幫助彼此間觀念互通,相互理解,還傳授了育兒中的一些實用操作,比如如何推拿、催乳等?;顒咏Y束后,大伙兒排隊上前添加常老師和小郭微信,繼續探討育兒經驗,共建和諧關系。
三年來,社區以服務老年人為中心,從“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四個方面打造了一個“貼心為老”服務品牌。
社區所做的,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里?,F在開展工作,居民主動上前幫忙。社區孫阿姨看到工作人員在分發材料,“怎么弄,告訴我,我幫你們一起干”。遇到困難,駐區共建企業也會幫忙,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摸清大家的需求,社區不再為了組織活動而組織活動。小郭說不光活動受歡迎,大家的心也更近了。
社區“治理”都在“服務”中。小郭理解了老書記第一次見面時說的那句話,“我們就是居民的‘嘴’和‘腿’,盡量不要對居民說不?!?/P>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4日 18 版)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