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港股教育板塊全線大跌。截至收盤,睿見教育、天立教育、宇華教育等多股跌近40%。業內人士稱,港股教育板塊的集體暴跌或與8月10日司法部發布《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有關。送審稿公布的同時,也公開征求社會各界的意見,這意味著修訂的民促法有望在年內落地,民辦教育也將迎來兩極化發展。
港股教育板塊集體下挫
8月13日開盤,港股教育板塊就出現集體下挫,截至收盤,以睿見教育跌39.77%居首,楓葉教育、宇華教育、新高教集團等股票跌幅均超過了30%。內地民辦教育機構赴港上市的熱潮還未退散,已經在香港上市的教育企業們則遭遇了該板塊的政策“黑天鵝”事件。
業內人士認為,港股教育板塊下跌或與日前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草案送審有關。8月10日,司法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在明確政府補貼、稅收優惠等方面的基礎上,再次對營利性學校和非營利性學校進行分類管理,并且對非營利性學校的并購重組、變相盈利、關聯交易等問題做出了更加明確的監管要求。
由于非營利性學校主要集中在K12階段,主營業務為K12教育的睿見教育、宇華教育和楓葉教育均遭遇重挫,其中剛剛在7月上市的天立教育股價跌幅超過37%。
而就在同一天的美股開市前,中概股教育股也出現盤前大幅下挫跡象,紅黃藍跌逾5%,新東方盤前跌7%,好未來盤前跌逾8%。送審稿中提到,“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收購兼并、加盟連鎖、協議控制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受此條例影響,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無法被并購。唯有A股市場,由于一直受制于民辦教育促進法的相關規定,對于教育公司尤其是民辦學校來說上市門檻一直非常高,相關教育概念股并未受到明顯影響。
短期來看,送審稿一旦落實,會對以K12為主營業務的教育公司產生一定負面影響,盈利能力預期長期上可能出現一定下滑,兼并收購的進度短期內會受限于法律的未落地而受到拖累。
義務教育全面去市場化
由于此次送審稿對于營利性和非營利性進行了明顯區分,義務教育板塊的民辦學校將全面去市場化。
據悉,此次司法部發布的送審稿征求意見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新增“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以及外方為實際控制人的社會組織不得舉辦、參與舉辦或者實際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這將對外籍人士通過VIE架構控制的義務教育學校帶來負面影響。
二是“明確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公辦學校參與舉辦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時,應當經主管部門批準,并不得利用國家財政性經費,不得以品牌輸出方式獲得收益?!?此舉明確了公辦學校參與舉辦非營利民辦學校時收取管理費的不合法性。
2016年11月7日起,民辦教育的營利性得到了確權,2017年起,十余家中國民辦教育公司(辦學范圍包括幼兒園、中小學、高校)紛紛在港股和美股上市,通過VIE協議控制的形式來實現控制關系的一體化。這也是此次在資本市場中港股和美股最為敏感的原因之一。
國金證券分析師吳勁草表示,此前很多民辦學校是使用公辦學校的品牌,比如××學校(某知名公辦學校)××分校的模式來完成的,本次條例從原則上禁止了這種行為,一方面也是希望“以民辦模式來打造民辦品牌”。例如宇華教育旗下的學校在上市前,就改掉了北大附中河南分校的稱呼,全面統一改為“宇華教育”品牌,這也體現了民辦品牌精神的落地。對于高校來說,很多民辦高校此前是以“公辦大學獨立學院”的形式存在的,未來這些獨立院校將會加速轉設工作。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除義務教育公司估值會受到此次送審稿的影響外,高等教育板塊和幼教領域受到的影響較小。因為高等教育和幼教領域可以選擇為營利性學校,未來的并購發展不會受到影響。綜合條例可以看出,此次的修訂草案如果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將全面去市場化。
素質教育迎來利好
繼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辦公廳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關于規范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此次《民促法》實施條例修訂中再次將民辦培訓機構納入規范。送審稿中,將民辦教育促進法第十二條規定的“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苯缍椤芭嘤柦逃龣C構”,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精神,減少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進行業自律。
送審稿還對學科類培訓與素質類培訓進行了區分管理。具體來看,K12階段學科類培訓需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素質類培訓機構可以直接申請法人登記。這對教育培訓行業公司來說是一利好消息。
對于實施藝術、體育等有助于素質提升、個性發展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培訓教育機構和面向成人開展培訓的機構,可以不經許可,直接申請法人登記。并放寬經營區域范圍的要求,規定民辦培訓教育機構可以在報審批機關和辦學所在地主管部門備案后,在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范圍內設立分支機構。
據中信證券教育行業分析師馮重光預測,學科培訓機構整頓將持續一段時間,短期預計獲得新的學科輔導類機構行政審批難度將加大。但是政策明確支持K12素質類機構、職業教育機構,取消牌照限制、降低準入門檻,將引導社會資本投入素質類機構和職業教育機構,催生相關領域進一步繁榮。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