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色歷史題材出版物成為主題出版領域非常搶眼的一個板塊,許多出版社都在深挖紅色歷史題材這個富礦,《抗戰家書》《信仰的力量》《紅船》《穿越歷史時空看長征》等優秀圖書先后問世,掀起陣陣紅色旋風,在感佩革命先輩崇高信念的同時,也激勵著中華兒女艱苦奮斗、奮發進取。山西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底蘊深厚。在不同歷史時期,山西催生出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等紅色文化典型。這些紅色文化,既是新時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寶貴財富,也是做好紅色主題出版的重要資源。
紅色主題出版極具現實意義
紅色主題出版是紅色文化在出版領域的豐富和再現,在新時期,對紅色文化進行整理、傳承、弘揚、解讀、闡釋等,具有極其重要的時代意義。
其一,可以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泛濫。如針對某些網絡論壇或社交平臺上,英雄人物被刻意篡改、丑化,罔顧事實、是非不分的情況,山西教育出版社適時策劃了《為英雄正名》一書,以高度的愛國責任感和嚴肅的歷史事實來正本清源,營造了尊重歷史、尊重英雄的濃厚氛圍,對凈化文化環境、重建人民信仰發揮了作用。其二,可以增強文化自信??梢哉f,紅色文化就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撐和價值淵源,它支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轉型,生成了新的時代價值和精神。如《苦難輝煌》一書,出版6年多來持續熱銷,原因就是全景式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建設紅色政權、率領紅軍進行戰略轉移的偉大壯舉,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戰爭的正義、艱辛和偉大,激發了讀者強烈的愛國熱情。其三,有利于標注中國特色。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大地上生長出來的,深深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心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和平發展道路》一書,從紅色基因的角度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引領下的中國發展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和平,這就是中國紅色文化的鮮明體現。其四,有利于提升國家認同。紅色文化是當代中國人的共同的歷史、政治記憶,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對強化國人的國家記憶起著重要作用。如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王樹增戰爭系列”,以《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多部作品,讓廣大讀者深深感受到新中國的誕生來之不易,是無數仁人志士浴血奮斗換來今天的美好生活,無形中增強了大眾的國家認同感,匯聚起了共同建設富強國家的磅礴力量。
挖掘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
山西紅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山西是建立黨組織最早的省份之一;土地革命時期,山西是黃河以北地區創建工農紅軍開展革命武裝斗爭最早的省份之一;抗日戰爭時期,山西是國共合作示范區、八路軍前方總部和三大主力師所在地、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中心、中國抗日戰爭主戰場之一;解放戰爭時期,山西是支援全國解放戰爭的重要戰略基地、后勤保障基地和干部輸送基地;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山西是全國最早試辦初級社的省份和工業基地;改革開放以來,山西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和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不同歷史時期,山西涌現出一大批英模人物和集體,催生出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大寨精神、右玉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和先進典型。
多年來,幾代山西出版人堅持正確導向,堅守文化陣地,充分挖掘山西紅色文化資源,圍繞山西革命建設事業的不同側面,宣揚革命建設成就,謳歌英雄模范人物,出版了一大批紅色主題出版物,為山西經濟文化發展貢獻了重要精神力量。圍繞山西抗戰研究,出版了《中國共產黨與山西抗戰》《古關民族魂——平型關戰役紀實》《抗日烽火遍三晉》等圖書;圍繞八路軍研究,出版了《八路軍發展史》《八路軍抗戰史陳列》《我們的八路軍系列連環畫》等圖書;圍繞抗日根據地歷史,出版了《太行革命根據地史料叢書》《太岳革命根據地紀事》《晉綏革命根據地史》等圖書;圍繞紅色人物,出版了《革命先驅高君宇》《1949山西干部南下實錄》《劉胡蘭傳》等圖書;圍繞紅色歷史題材文學創作,出版了《呂梁英雄傳》《紅軍東征》《中央后委在臨縣》等圖書;圍繞當代山西精神闡釋,出版了《大寨滄?!贰逗霌P右玉精神》《大愛無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培斌先進事跡》等圖書。此外,還出版了《八路軍》《紅色呂梁》《太行軍工》等一批多媒體出版物,基本構建起覆蓋廣泛、特色鮮明、分類科學的紅色主題出版體系,其中多種出版物入選國家規劃或獲得國家大獎,在讀者中引起較大反響。這些資源的積淀,為下一步做優做亮山西紅色主題出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做好山西紅色主題出版的舉措
一是要注重凸顯地域特色。傳承弘揚紅色文化,要立足地方特色,結合群眾需求,重點講好山西故事,彰顯山西風格。結合新時代新要求,出版一批闡釋“八路軍故鄉”“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的主題作品;對“山藥蛋派”作家作品、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于山西的詩歌、散文等紅色經典文藝作品進行重新編校出版,喚起讀者的紅色記憶;策劃出版一批當代作家創作的紅色主題作品,密切跟進“紅色山西”大型文學創作計劃,及時將列入計劃的紅色作品編輯出版好,進一步提升紅色文化的出版規模。
二是要注重成果創造性轉化。紅色文化資源分散于各個領域,特別需要強化資源整合,促進各類研究成果集中性轉化。加強與各級各類圖書館、檔案館的合作聯系,了解紅色文化檔案的基本情況,翻印出版一批具有研究價值和傳承價值的紅色檔案出版物;對社會上散存的紅色文化相關文物資源和文獻史料等文史資料進行調查征集,對于有出版價值的,積極創造條件進行出版;探索出版紅色文化地方教材,將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鮮活內容。
三是要注重推動融合發展。推進“互聯網+紅色主題出版”建設,建設紅色文化數字資源庫,建立紅色文獻資源大數據庫;依托重點出版社策劃開發新的紅色主題數字多媒體產品,構建紅色文化圖書數字化展示閱讀平臺;加快出版與影視、演藝、動漫、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多業態呈現的紅色文化項目。
四是要注重開展立體營銷。在做好紅色主題出版物編輯出版的同時,也要高度重視紅色主題出版物的營銷推廣工作。利用全省各級新華書店連鎖門店設立圖書專柜或展臺,對紅色圖書進行展銷和優惠促銷;結合全民閱讀活動,開展紅色圖書的新書發布會、座談會、分享會;綜合運用報刊、網站、微信、微博等多種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推介;充分利用各類行業展會,組織紅色圖書專題展示;積極推進紅色圖書進入各級農家書屋、政府采購、館配目錄等,努力構建宣傳有序、組織得力、參與廣泛、效果顯著的營銷推廣體系。
(作者單位:山西出版傳媒集團)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