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對我們村來說,就是要把自己的家園建設得山清水秀,讓大伙都過上好日子……”
在云南昆明東川區銅都街道老村村,村里的大喇叭一響,大家就知道,“喇叭黨課”又開講了。上黨課的老師都是扎根農村的“土專家”,一開口,接地氣的話語就讓黨課有了濃濃的鄉土味,“喇叭黨課”將黨的政策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傳到了田間地頭、村村寨寨。
從2017年開始,云南在全省范圍內廣泛開展“萬名黨員進黨?!迸嘤?,從機關到社區、從城市到農村,從領導干部到普通黨員,各級各部門通過集中培訓、“百名講師上講臺”“千堂黨課進基層”等多個載體、途徑,將培訓向基層延伸,把黨性教育拓展到每一個普通的黨員干部中。
針對基層黨員接受集中培訓、系統培訓少的問題,云南將普通黨員作為重點培訓對象,提出了全省黨員培訓全覆蓋的目標?!皼]想到我們村的黨員也能到鄉鎮黨校進行系統學習,對于我們基層黨員來說,這是一次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的好機會?!眳⒓恿思w培訓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馬鞍山村的黨員白澤林感慨道。
為了增強培訓實效,各地各單位采取結業考試、知識競賽等形式,對黨員學習成效適時檢驗。昭通市對參訓黨員進行結業閉卷考試,對考試不合格者給予通報,由縣區召回補課,直至考試過關。昆明學院開展知識競賽,對成績優秀者頒發獎狀。
創新教學方式,創新授課對象,創新教學內容……新穎的黨課給黨員干部們帶來了新鮮的精神食糧。云南建投集團組織黨員,到紅色扎西教學基地接受黨性教育;云南省文化廳將高德榮事跡拍攝成《獨龍天路》話劇,在培訓中組織黨員觀看,發揮情景教學的感染作用。
云南是多民族地區,黨課的雙語教學更是受到了大家的點贊。通過少數民族語言講解、少數民族文字翻譯等,課程更接地氣。不少地區用傣文、佤文、景頗文、傈僳文翻譯了十九大報告和黨章,免費發放給黨員群眾學習,同時挑選會講少數民族語言的老師為黨員授課,使他們聽得懂、記得住。
“上級黨組織充分考慮到我們鄉鎮少數民族多、語言表達方式不同,挑選了熟悉相關語言的老師給大家講課,用‘臨滄話’‘民族話’說老百姓的話,講老百姓的故事,讓老百姓一聽就懂,這樣的老師有親和力、接地氣?!迸R滄市佤族黨員陳小木說。
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課。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各地紛紛創新舉措,讓學習“活”起來,讓黨員“動”起來。昆明選定條件較好的黨員活動中心或大型會議場所,作為鄉鎮(街道)一級以上的黨校教學點,在全市掛牌成立鄉鎮黨校176所,采取訂單式和“點菜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以支部為單位精準送學。臨滄市有效利用村民小組活動場所、“家門口的黨?!薄盎鹛吝叺狞h?!?,面對面宣講,引起熱烈反響。
通過縣級黨校老師“送教下鄉”,從鄉鎮干部、優秀村干部、教師中選聘鄉村講師等舉措,切實增強了鄉鎮黨校教學水平。堅持以鄉鎮黨校為主陣地的辦班教學,實現了把教學點搬到一線、把課堂放到黨員身邊,使普通黨員在“家門口”就能接受培訓。
自“萬名黨員進黨?!迸嘤栭_展以來,云南全省共集中培訓普通黨員75萬名,其中村(社區)黨員34萬名、機關黨員16萬名、國企黨員5萬名、“兩新”組織黨員5萬名、事業單位黨員15萬名?!奥狘h校專家講課,和同支部的黨員面對面交流,這樣的集中學習提醒了我,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要不忘初心,堅持學習?!崩ッ魇形迦A區黑林鋪街道的老黨員周建文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浙江頭條)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